潘起胜:交通物流仿真与大数据分析
来源: | 作者:作者 | 刘大成 | 发布时间: 2021-03-26 | 989 次浏览 | 分享到:
潘起胜,教授,北京大学地震地质学士和遥感硕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硕士和城市规划博士。美国德州南方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政策学系正教授兼系主任。潘教授长期从事于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交通规划、经济影响评估与分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等研究。

潘起胜,教授,北京大学地震地质学士和遥感硕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硕士和城市规划博士。美国德州南方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政策学系正教授兼系主任。潘教授长期从事于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交通规划、经济影响评估与分析、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等研究。先后担任过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国土安全部、交通部、兰德公司、以及考夫曼基金会等政府与咨询机构的项目负责人或项目顾问二十多次,研究项目包括国家及区域规划模型、区域货运模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可及性评测、港口交通和污染状况研究、恐怖袭击对大都会的经济影响、高峰时段交通收费的网络建模、油气管道集成管理系统、以及创业生态系统的集聚影响研究等。最近两本关于国家经济与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的著作先后由爱德华·埃尔加与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
潘起胜教授目前担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承担的研究及咨询项目主要有:
长三角城市群交通规划;
无人驾驶汽车对城市群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影响;
提高武汉市东西湖区吸引力规划研究;
武汉市现代物流业空间布局与建设模式规划;

2016 9 9 日上午 10 点,新学期第一场北京大学走向深海系列讲座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南配殿如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德克萨斯南方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政策学系系主任潘起胜教授为主讲人,围绕海底无人机技术飓风对美国滨海地区的经济影响评估两大主题,与来自北京大学工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物理学院、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以及中国科学院遥感所、力学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等单位的师生及各界相关人士进行了交流与分享。
潘教授首先进行了海底无人机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方面的分享。潘教授认为,无人机的应用是海洋工程领域的一大突破,也是人类进行深海探测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油气资源都是国家建设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之一,这使得油气储备丰富的深海领域成为了如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区域。但由于深海地形极其复杂,初步的海底地形地貌数据不足以支持钻井生产平台的建立以及管线布线的设计与安装。海底无人机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当前海底探测在数据支持方面的不足。
潘教授具体列举了无人机技术的优势与设备相关细节。他指出,凭借测量机器人、自动导航、高精度测量等先进技术,海底无人机能够快速准确地传递高分辨率的数据,从而降低工程风险及成本,提高钻井作业的安全系数。此外,通过绘制高工程级的海底地图,该技术还能支持海底设施、油管、路线勘测及管线走廊分析。为了加深大家对于该项技术的理解,潘教授还特地结合了美军蓝鳍无人机与荷兰估辉公司的商业无人机进行案例分析。而后,潘教授更具体介绍了无人机的运行细节,包括设备装置(用于测量海底水深的多束回声装置、用于探测海底沉船的侧扫声呐、用于采集浅表地层岩层数据从而预测地址灾害的地质剖面仪以及惯性导航系统等)以及测量团队(轮船驾驶、数据处理工程师、现场绘图员、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工程师、海洋生物观测员等)。关于海底监测部分,潘教授还特别提及了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他指出,相比于欧美现阶段研发的SSDMSeabed Survey Data Model)模型,我国在GIS数据收集管理方面还处于起步和直追阶段。依托相关研究机构院所,我国在该领域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与较大的发展空间。
pastedGraphic.png

潘起胜教授美国大城市就业中心变化的驱动力研究
20161213日下午,潘起胜教授应邀来到北京大学红四楼(备斋),作了主题为美国大城市就业中心变化的驱动力:以休斯敦和达拉斯为例的讲座。潘起胜教授是北京大学地震地质学士和遥感硕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计算机硕士和城市规划博士,美国德州南方大学教授。潘起胜教授作为创始人参与创建了美国第四大城市——休斯顿市一级大休斯敦地区的首个城市规划学系,并自2008年起担任该系,即德州南方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政策学系的系主任职位。该讲座是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学科前沿及科学研究备斋UAL系列报告中的一场。同时邀请到政府管理学院薛领教授作为对话嘉宾;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汪芳教授担任主持。
就业中心的分布,包括CBD和副中心,对于城市的空间形态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对人口分布、交通组织和形态等方面都有很大影响。就业中心分布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内容,学界目前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就业中心之间的横向对比,缺乏对就业中心的发展和兴起以及时间轴上纵向对比等方面的关注。潘起胜教授及其团队以休斯顿和达拉斯两个城市作为案例地,分别对其1990~2010年每十年间的城市就业中心变化进行了研究,并且致力于分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
潘起胜教授首先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城市中心的形成发展主要有四个驱动因素,包括劳动力可达性,经济集聚效应,CBD尺度经济耗散,区域交通的发展等。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主要为:两个城市的就业中心在1990-2010年间如何发展变化或者消亡?其变化背后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区划在就业中心变化中能起多大的作用?
休斯敦和达拉斯两个城市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二者共同点为:人口增长速度都远超过美国平均增长水平,交通方面单独驾驶比率不断增长,公共交通和步行比率则不断降低。二者不同点从产业角度来看,休斯顿主要以能源和宇航产业为主,属于垄断性产业,而达拉斯以多样化产业为主,属于竞争性产业;而区划角度来看,休斯顿属于比较特殊的少数没有区划的大城市,达拉斯则有系统区划,但两个城市形态比较相似。本研究中界定就业中心的办法主要依据就业密度和就业人数,利用统计学方法确定不同城市的指标,采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美国统计局。
对数据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后发现,达拉斯对于模型的符合度远高于休斯顿。休斯顿的就业中心面积和人数都在增加,且由于2000年后消减太空计划,就业中心主要沿能源走廊分布,就业中心发展与就业密度呈正相关。而达拉斯则相反,其就业中心面积远远大于休斯顿,但就业中心的发展与就业密度呈负相关,可以理解为区划对密度的控制作用;同时,由于达拉斯工业更加多样化,与就业中心发展也呈高度正相关。
报告结束后,政管学院薛领教授作为对话嘉宾与潘起胜教授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和交流,从政策和城市发展之间的视角,认为经济产业与就业高度相关,产业集聚对城市发展影响巨大。在场的同学们深受启发,踊跃发言,从不同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与潘教授进行请教。讲座在愉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pastedGraphic_1.png


201914日上午,美国德州南方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政策学系主任潘起胜教授受邀来访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并在闵行校区河口海岸大楼A721会议室作了题为“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mpact Analysis”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由地理科学学院黎夏教授主持。伦敦大学学院张永平博士、地理科学学院胡国华博士后、孟醒博士后、高煜堃博士、侯海艳博士等数十名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
潘起胜教授的报告围绕面临的研究和问题模型的研究与开发模型应用:经济影响评估等三个方面科学问题展开。张教授首先阐述了城市与区域发展过程的定量化研究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引入了SCPMSouthern California Planning Model)模型,并详细介绍了模型从SCPM1SCPM2SCPM3各自的特点及功能变化。最后,潘教授列举了SCPM模型应用的实际案例。其中包括:飓风袭击对休斯顿的经济影响高峰时段收费的效果模拟以及机场管委会开发计划的经济影响评估等。潘教授报告极具科学性、趣味性与前瞻性,在场师生深受启发。
 

潘起胜教授——Big Data and Smart Cities 大数据和智能城市
2020-05-02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座教授、博导
城乡协调发展与乡村规划高峰团队国际PI
研究方向包括城市与区域规划模型、货运交通、经济影响评估、城市群机动性等。先后担任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国土安全部、交通部、兰德公司、以及考夫曼基金会等20多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或顾问。曾任美国德州南方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政策学系系主任,是国际中国规划学会(IACP)前主席。
pastedGraphic_2.png
智慧城市的趋势有以下几种:
政治趋势:公民要求政府,公司和非政府组织提供更多的透明度和问责制。
技术趋势:计算和通信技术成本的快速下降导致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兴起。我们社区中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正在部署,安装和连接。
社会趋势:我们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中,期望或要求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几乎实时的响应
环境趋势:碳中和能源供应系统,建筑环境中更高的效率以及共享经济的崛起等需求的增长。


天巡要闻

行业动态

备案号:粤ICP备2021045597号      © 2021 中科天巡版权所有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核心团队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天巡简介

业务场景

产品服务

解决方案

联系我们